VALUE PROPOSITION
Why enterprises should carry out lean top-level design
2020-06-17 14:39

在改善开放20年后的时期,中国无论是国企还是有规模的民营企业,企业战略首先是做大,因为那个时期,很多行业都在快速发展,很多产品的市场需求达到井喷的地步,每个企业都在做产值,都在占领市场,跑马圈地。2014年我咨询的一个汽车零部件企业,就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产品产值由三年前的7个多亿增加到20亿,从表面数据上看,这家企业发展可谓高速,但在产值背后的利润不足1000万,那么这家企业利润产值比为0.5%,那么相比丰田公司10%左右的净利润,这家企业的制造成本之高一比便知。追根溯源,分析企业做大背后的结果是只做大了,但并不强,因为企业无论在产品制造成本及产品质量方面都不强,归根结底是因为管理不强,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没有建立起来,企业这样的能力,无法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为未来企业的竞争是产品品质的竞争,是产品制造成本的竞争。


一个企业要做强做大,要有做强做大的模式,很多企业做大到一定时期就做不大了,甚至越来越艰难,越来越难以为继,为什么?因为从一开始就错了,因为企业从一开始的经营管理模式就注定做不大,如果此时企业还不能正确审视自己,不能正视自己的根本问题所在,那么只能会步履艰难的挣扎徘徊。


那么精益生产的管理模式如何建立呢?如何打造呢?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企业,也困扰了很多的企业家,很多企业家总是认为自己的管理是最好的,导入精益生产管理也只是停留在生产现场,在现场的5S管理改善、设备布局调整、设备管理、快速换产、标准作业等工具方面进行导入与实施,但实施一段时间后,甚至是5-6年后,精益工具在企业现场还是没有系统的实施体现,是有非有。这种推进精益管理的现象着实让人感觉尴尬,当我在一个推行精益管理有6、7年历史的制造企业,看到他们连最基本的精益的管理模式都没有建立起来,最典型的现象是公司高层每天晚上都要开生产进度协调会,一线工人加班加点,在企业出勤时间10小时以上,但当你在现场去观察生产运行状态,发现设备运行台数并不多,人员作业不标准,物料的转运没有规则,设备随时都可以停机,操作者一会去取物料,一会去找转运车,一会去送零部件到检验台,设备、人等到时间的浪费导出可见。精益生产就是消除七大浪费,可企业没有认真分析过七大浪费在本企业都存在哪些环节里,没有系统进行在8小时时间里高效的标准作业的设计,没有建立这样的高效作业的标准,如何能得到高的效率?所有,现场作业缺乏标准作业的顶层设计。现场的5S推进大多数企业也不尽人意,企业的很多管理者对现场5S标准化都很头痛,总说员工素质低,不能遵守5S。但真实的情况不是员工不遵守,是企业现场5S的责任没有落实到每个人,真正的5S点检标准没有建立,真正的日常点检机制没有建立,这三个方面没有做到位的话现场5S怎能有好的效果,而且企业在推进5S时,缺乏目标,要知道没有目标人们的行动就会失去远大的方向,没有远大的方法就没有行动的动力,所有企业推进5S也需要系统的顶层设计。


每个企业都对提高生产效率提升非常用心,那么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在哪些环节进行改善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在大多数企业,工艺技术是制约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在很多企业,工艺技术水平不高,有很多企业不重视工艺技术,把能加工出产品方法的职责落在了生产部门、操作者(高技能的操作者),当生产部门拿到产品的加工图纸,操作者要自己研究加工方法(装夹方法),自己编程,特别是在加工中心上加工的产品,没有专用夹具,操作者要研究用通用夹具装夹工件,对刀调整(每件对刀),操作者这样的作业内容,加工效率如何能到达较高的水平?如果从工艺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如设计标准化的快换夹紧工装,快速对刀方法,集中预先编程,使在工作时间内较少设备停机等待,提高设备运转时间是最大的效率提升关键环节,所以,生产效率提高需要从根本上进行系统顶层设计。


生产的浪费产生的根源在于管理,大多数企业定型管理浪费有以下几种,一是大企业组织架构臃肿,部门设置过细,导致部门数量多,造成架构臃肿,容易造成部门壁垒数量的增多,业务流程流经的环节也会增多,造成浪费。二是部门职责界定不准确、不清晰,在业务流程运行出现异常或瓶颈时,造成部门间解决问题出现扯皮与推脱责任的现象,从而造成业务流程运行的延迟。三是人才育成机制不标准,活着不完善与稳定,员工无法看到清晰的职业晋升通道,人才培育缺乏前瞻性,也就是现用人现招聘,企业内部对重要部门及重要岗位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战略规划,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及精力投入少,拿来主义,偏爱从外部招聘人才,轻视内部人才的重点培养,造成企业管理模式不能继承,外来者也得管理思路无法融入本企业,外来人才流动性大,造成企业管理不能标准化。四是生产现场班组管理水平低下,大多数企业没有真正建立精益的班组,班组职责定义有偏差,班组能做到没有赋予,做不到的或不应该由班组承担的职责也让班组来承担,还有班组承担的目标指标不合理,有些指标不是班组的能力能达到的。五是一线员工的薪酬制度不合理,特别是计件工资制度,与班组管理制度及标准作业等制度产生矛盾冲突,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六是对员工热爱工作岗位、爱企业的教育缺乏,只讲工作及报酬,忽视员工的职业态度与敬业精神的教育,造成员工对工作消极对待,无法发挥员工的创造性。以上六点都是企业应该重视的并应该进行精益的顶层设计的方面。

 

爱波瑞集团高级咨询顾问  赵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