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 PROPOSITION
From out of context to compendium --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an management in Chinese Enterprises
2020-06-17 14:42

“断章取义”原本是指只截取《诗经》中的某一篇章的诗句来表带自己的意见与观点,而不顾及所引诗篇的原意,或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后来比喻征引别人的文章、言论时,只取与自己意见相合的部分。


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精益管理已经成为各家企业争相追逐的企业管理提升的工具,尤其自2010年以来,精益管理大有排山倒海之势,精益在企业“火”了,这是我从事精益管理咨询工作十几年来从没有见到过的。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个人认为喜忧参半啊!


从我本心来说,不愿意看到精益管理在企业界如此火爆推行的场面,因为任何“火”了的东西都不能持续,就像一阵风,一扫而过;还有一些企业提出来非常激进的标语口号,例如“苦干180天,大干快上精益管理”;也有企业提出“今年是精益管理年”等等。所以,这几年我不断地看到一些企业在高调启动精益管理之后,很快就下马了,因此挫伤了企业管理提升的积极性,甚至陷入高度的困惑迷茫而不能自拔。企业推行精益的热情值得赞叹,但是如何一直保持热情的状态可就难了。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是什么在作怪呢?精益管理不是企业简单的搞一搞生产,搞一搞改善,而是需要通过精益管理的导入创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企业自身管理模式。也就是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这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如何创造出自己的企业管理模式并以此来顺应当今世界企业发展的大潮的关键问题。精益管理的实施绝不是孤立的企业行为,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企业精益的启动承载着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中国古人讲到:谨言慎行,三思而后行。精益管理在企业界推行经常暴露出一种普遍的企业管理者的思维——“断章取义”。做任何事情都有必然的做事道理,“断章取义”的普遍思维模式害苦了企业,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因此一些企业惊呼精益不好,不适合企业,这让企业大为失望!这不是精益管理不好,是断章取义的思维模式害苦了企业。


对于精益管理仅有个大概了解,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刚刚摸到了大象的腿就着急的说大象是个柱子。有一些企业搞了些精益管理的工具,例如5S,搞了一阵子,就认为自己也是精益管理了,甚至是精益企业了,结果就是坚持不下去,不了了之。那么目前企业推行5S应该怎么做呢?首先应明确以下问题:


企业为什么实施5S?


5S在企业的管理系统中的角色是什么?


5S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5S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企业如何实施5S?


这五点问题都没弄清楚,只是一味地要求员工搞5S、三定管理,让员工很是不解、很痛苦,甚至出现消极抵抗和推脱糊弄!这就是典型断章取义的做事思维造成的。


在目前企业界5S出现的两种趋势,第一,数量上的5S。什么是数量上的5S?就是从第一个“S”已经推到了6S、7S甚至到了十几“S”,但一个“S”也没落地;第二,彻底把5S当成了大扫除。下面就系统的角度说一下我的见解:


1、企业为什么搞5S?


答:基于搭建企业管理系统的需求;


2、5S在企业的管理系统中的角色是什么?


答:5S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基石,就像盖房打地基一样重要。没有坚实的5S为基础,企业的管理系统即使搭建起来也会像建在沙滩上的大厦,所以5S在系统中的角色就是基础管理;


3、5S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答:5S内涵:第一,立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遵守规则标准。第二,格物。格物就是不断改正自身不良的习气和习惯,发自内心的反思反省,以此获取进步和创新;


4、5S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保证5S在企业持续的推行:第一,提升员工遵守规则标准的能力,这是个人与组织修养和素养的积累过程。第二,营造个人与组织改善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


5、企业如何实施5S?


答:实施5S,需要有严格的实施步骤称为“实施逻辑思维”,即美国戴明提出的P(计划)、D(实施)、C(检查)、A(标准化),这是正确做具体事情的最基本思维模式。


以上五点,企业照此切实实施5S,才能有成功的可能。因此精益管理在企业的实施,是基于企业管理系统的创新和建设,就像小鸟筑巢,大家一齐动手开启智慧,搭建一个企业精益化的管理系统,再用这个系统去制造产品,这就是系统性的精益思维了。企业在实施精益管理之前一定要清楚,未来企业的精益管理系统是什么样子,然后再一点一点的构造,多问几个以上类似5S推行的问题,再行动也不迟。《大学》言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尽道矣”,这就是系统化的思维。有目标,有终始,做事岂能不成呢?如今许多企业断章取义的思维很严重,愿广大的企业管理者能顿悟,这是我衷心的期盼。


下面再谈谈纲举目张。


纲举目张出自汉·班固《白虎通·三纲六纪》:“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汉·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具体解释为: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提起来,网眼就都张开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


纲也可称为主题,是牵动整个团队行动的纲领和目的,是正确行动的指导思想。精益管理在企业的推行恰恰缺少这一点,很多企业在精益推行的过程中只是把精益管理当成暂时工具或成为追逐利益的方法,企业从上至下所有员工都不知道为什么推行精益。


目前大概有以下几种企业推行精益的现象:


1、上级的指令要求;


2、老板一厢情愿的事情;


3、企业的单方面的事情;


4、一部分员工想做的事情;


5、受制于供应链上游被迫的要求;


6、盲目的跟从,走形式。


以上六点,是很多企业启动精益管理的出现的普遍现象,所以在推动精益管理的过程中根本推不动,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相互抱怨扯皮,精益推进走过一段时间后大家都觉得很累,甚至很困惑,对下一步如何推行不知所措。不但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反而新添了很多麻烦,大家越做越烦,甚至抵抗精益的推进,这些让很多企业陷入精益推行的困境,导致企业的精益推行停滞不前。更有甚者,为了完成上级或供应链上游的要求,违心的编假造假,自欺欺人。很多企业高管和我说实施了很多精益工具和改善工作,收效甚微,一些企业高管因此一筹莫展,为什么是这样呢?为什走不动呢?这些年我在进行精益管理咨询的过程中也不断在思考,我越发认识到企业推行精益没有抓到“纲”,所以企业这张大网怎么拉也拉不动。那么精益推动的“纲”是什么呢?拉动哪一环才能全盘尽收网内呢?是高深的精益方法,还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考核?精益管理的推行是让企业不断获取经营与发展的能力,而不是追求短期效益的企业行为。企业如果正确推行精益,必须重新定位和审视企业的经营之“魂”,这个“魂”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这也恰恰就是精益管理推行要找的“纲”,怎么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呢?精益管理推进必须抓住这个“纲”,否则都是假行为、假行动、走形式、摆架子,劳民伤财,骗人害己!


一个企业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有自己生存之“道”,这个“道”是企业核心经营思想,也可称为企业的经营哲学。这凝聚着人心,聚合了众人的思想,是企业灵魂,是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如没有它,只是片面的追逐形式上的东西,企业将不会长久存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恰恰是对员工、社会最好的表达,历史发展告诉我们能够持久的、穿越历史的不是你有多么高明的方法,有多么高端的产品,一切都应有深厚的文化魅力的引领。企业精益管理的推进如果不与企业理念和文化融合,必然要失败,所有人的行动都应当是在证明理念和文化的正确性。这点做好了,人就好了;人好了,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精益管理之所以被中国乃至世界企业接受,绝非是表象的工具在吸引着大家,而是其背后的哲学思想让大家在旗下聚合。精益管理的思想中饱含了中国传统文化“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用一颗“利他之心”不断修炼自己,达到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境界,这也是精益管理推行的“纲”。记得在2002年的时候我曾和朋友们说过:我们的使命是用精益成就中国民族企业未来,爱波瑞为中国企业搞精益不是单纯的为了一己私利。现在想起来不禁心生感慨,否则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团队也不会走到今天。


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世界,如果想持续长久发展下去,其规律都是作为思想承载者和实践者,同时人的成长时刻需要思想引领和滋润。所以精益管理推行的这个“纲”就在于此,企业要牢牢地抓住它,此“纲”在手全盘皆活。这些年来,在我们精益推进的征途中,一些企业界的朋友说,我不要思想,就要工具,思想当不了饭吃。每当听到这些声音,我有时也会陷入迷茫和困惑,不过我坚信在爱波瑞这个平台上,我会坚定的走下去。在此,我可以断言,你企业的精益推进如没有思想,肯定会失败。现代企业的发展越来越让我们感觉到没有思想引领的企业是多么可怕!精益抓住了思想这个“纲”,就是有本之木,会源源不断的创造出发展动力。


从“断章取义”到“纲举目张”,这是中华民族圣贤的智慧。在一个完整的企业运营管理系统中赋予哲学的思想,企业就明理了,员工也明理了。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发展好了,社会就和谐了,这是企业发展的使命与责任。